12省市遗嘱公证报告:房产处置占比超85%|公证趋势解读

遗产纠纷催生遗嘱公证需求

随着兄弟争产、子女继承纠纷频发,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通过遗嘱公证提前规划财产分配。全国公证遗嘱备案平台数据显示,31省市已累计录入110万条公证遗嘱数据。中国公证协会发布的《公证遗嘱业务发展报告(2014)》揭示了我国民事公证业务的重要发展趋势。

跨省市样本分析

报告选取北京、浙江、江苏等12省市1990-2014年间5548份公证遗嘱样本,从遗嘱人年龄、财产类型、受益人分布等维度展开专业分析。南京公证处工作人员王芃表示,该数据对理解涉外公证需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年轻化趋势显现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立遗嘱者占比87.94%,但南京公证处观察到40岁以下立遗嘱人群已占2%-5%。"重大疾病风险意识提升和虚拟财产公证需求是主要推动因素",王芃补充道。

房产处置占绝对主导

85.72%的公证遗嘱涉及房产分配,存款(6.44%)和股权等资产占比较小。南京公证处指出,随着海牙认证需求增长,涉外房产遗嘱公证业务量显著提升。

传统观念仍存影响

78.05%的遗嘱指定单一受益人,遗嘱公证中"重男轻女"现象仍较普遍。64岁的南京市民戴女士表示:"子女孝顺程度才是分配标准",反映新一代立遗嘱人的观念变化。

专业提示:涉及使馆认证的跨国遗产继承,建议提前办理双认证流程。虚拟财产公证需注意其不具备人身性的法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