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创新公证服务模式 五项举措温暖敬老月
今年10月正值全国第五个"敬老月",10月2日更是国家法定的老年节。江苏省盐城市司法局联合市公证协会,创新推出"公证敬老月"专项活动,通过五项特色服务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彰显公证行业的社会责任。
立体化普法宣传
组织全市公证机构开展"公证六进"活动,在盐城电视台、广播电台黄金时段投放公证公益广告,《盐城晚报》开辟专栏解读涉老公证政策。公证人员深入32个社区和乡镇,发放《老年人公证服务指南》2000余份,配套公证联系卡实现服务直达。
专业化法律支持
在全市8个公证处设立涉老法律咨询专窗,重点解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条款。针对老年人关注的赡养协议、财产分割、遗嘱公证等高频需求,开展18场专题普法讲堂,累计服务长者超600人次。
便捷化服务通道
开通老年人公证绿色通道,实行"双优先"服务机制:70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公证、委托公证等事项可享优先受理、优先办理,平均缩短等待时间40%。对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公证服务,已累计开展32次。
普惠化费用减免
推出专项惠民政策:盐城户籍70周岁以上长者办理遗嘱公证、意定监护协议公证等涉老事项,可减免50%公证费用。活动期间已为217位老人节省费用超5万元。
定制化志愿服务
组建党员公证服务队,走进6家敬老院开展"公证服务套餐"活动。除常规法律咨询、文书代拟外,特别增加海外学历认证、移民文件公证等涉外公证咨询,满足多元化需求。
本次"公证敬老月"通过民事公证、涉外公证等专业服务,构建起全方位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相关经验将在江苏省公证系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