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证明致公证处重组!惠阳区公证处要求证明'我爸是我爸'被整改

公证服务乱象引发整改风暴

中国政府网近日公布广东省对"惠州市惠阳区公证处要求办事群众提供循环证明问题"的整改情况。惠州市纪委监委严肃问责12名相关责任人,并责成主管部门对惠阳区公证处进行重组。这起事件因公证处办理存款继承公证时要求市民循环证明"我爸是我爸"而引发国务院督查组通报,指出其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

循环证明困局长达七月

根据国务院督查组的通报,"父子关系"证明属于公安部确定的派出所、公安机关不再出具的证明事项,也属于民政部确定的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但惠州市惠阳区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时,置有关要求于不顾,依然反复要求群众赴当地公安部门、居委会开具"父子关系"证明,导致群众长达7个月无法办理继承公证。当事人被迫奔波辗转于数个机构之间,为开具本不需要的证明而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迅速整改彰显服务意识转变

对于督查发现的问题,惠阳区政府迅速协调当事人父亲原单位提供有关人事档案和履历表复印件,证明继承人顺序,惠阳区公证处当天受理公证申请,当事人顺利取得继承权公证书并取出继承款。惠阳区政府还对当前公证办理流程进行优化,建立公证、公安等部门联动办理机制,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这样的行动迅速与此前陷入循环论证的7个月形成鲜明对比。

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

被国务院督查组点名之后,惠州市政府对面向群众的办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将收集到的国务院各部委取消的证明事项和广东省取消的证明事项相关材料印发各单位,要求各单位进行比对自查,及时整改。惠州市直部门及各县(区)共精简证明事项近800项,充分体现放管服改革的实际成效。

建立长效机制杜绝证明乱象

杜绝奇葩证明,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一环。政府各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协作,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滋生的土壤。惠州为奇葩证明一事重组公证处,显示了整改的态度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心。基层政府的认知和行动决定着其实现的可能性,各地公证机构均应引以为戒,担起责任,以服务型政府的方式与诚意,切实推动公证服务优化升级。

督查组通报后的迅速行动与此前陷入循环论证的数月从侧面证实,杜绝奇葩证明不是做不到,而是需要各部门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