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证创新服务:五年办理107万件公证,涉外文书覆盖180国

江西省公证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南昌隆重召开

12月15日,江西省公证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南昌顺利召开。中国公证协会发来贺信,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刘石呈致辞,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国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河兴主持开幕式。

会议全面总结近年来全省公证服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审议通过《江西省公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江西省公证协会章程》等重要文件,并选举产生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

五年办理公证事项107万余件

五年来,江西省累计办理各类民事公证商业文件公证107万余件,其中办理公证法律援助等公益性公证事项25704件,减免公证收费1199.1万元。公证文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8.9万余次。

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全省公证机构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并购重组提供全方位公证法律服务,办理招商引资、对外贸易、招标投标等方面公证事项20多万件。

创新金融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

公证机构充分运用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拓展创新金融领域公证服务,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出具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2.1万件。同时积极为知识产权公证保护提供专业服务,办理保全证据、现场监督等公证事项3992件,为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依法认定侵权事实提供了有力依据。

深化公证便民服务改革

我省持续推进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向社会公布39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在偏远乡村开设"流动办证室",提供延伸服务、延时服务和代办服务。与省老龄协会联合开展为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活动,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

公证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近年来,江西省公证机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行政体制改为事业体制,逐步过渡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截至目前,全省有52家公证机构实现财政零拨款,32家机构实行企业化财务管理,64家机构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有效激发了公证机构和人员活力。

提升服务质量与专业能力

全省公证行业不断加强场所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业务办理平台实现全面登记、全网留痕。通过系统培训公证人员3019人次,恢复公证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工作,全面提升公证服务专业水平。

构建公证预防纠纷新机制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机制的重要作用,通过公证执业活动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紧扣经济发展大局,拓展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引资等新型公证业务,为各类市场主体规范交易行为、预防经营风险提供专业保障。

未来,江西省公证行业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公证办理程序,健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切实打通公证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公证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