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首例赋强公证案例:嵩明县司法局创新三方协作机制

昆明市嵩明县司法局公证处开创性办理首例赋强执行证书

日前,为进一步落实司法部关于公证处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要求,昆明市嵩明县公证处创新性地引入公证处、法院、银行三方协调机制,成功办理了首例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公证文书。此举不仅实现了诉讼与公证的优势互补,更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为债权人权益保障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解析:抵押贷款赋强公证全流程

据嵩明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案例中当事人李某通过房屋抵押向银行借款15万元,并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抵押贷款公证。在李某出现连续三次逾期还款后,银行依据公证条款向公证处申请出具强制执行公证书

公证处接到申请后,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首先通过电话核实债务人还款能力及意向,明确告知如继续逾期将在15个工作日后出具执行证书;随后通过双轨送达方式(邮寄+上门)送达《债务人履约核实函》。为确保程序合法性,两名公证人员专程前往李某登记住址进行文书送达,在当事人未在场情况下采取留置送达并全程影像记录。

公证服务创新发展的实践意义

本次赋强公证业务的顺利办理,标志着嵩明县在探索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公证处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1. 建立标准化债权文书公证操作规范

2. 完善公证与司法执行的衔接机制

3. 开发针对金融借贷等场景的专项公证产品

通过构建多元化法律服务体系,嵩明县公证处将持续优化包括涉外公证商业文件认证在内的各类服务,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数据显示,采用赋强公证程序可缩短债权实现周期约60%,显著降低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