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例同性伴侣监护公证案例解析
2019年8月5日,北京国信公证处成功办理了北京市首例特殊群体(同性伴侣)意定监护协议公证及生前预嘱公证。当事人A先生与B先生具有十多年稳定感情基础,并在海外合法登记结婚。由于我国现行法律限制,二人长期面临医疗签字、财产处置等法律身份认定困境。
案件背景与法律突破
基于《民法总则》第33条规定,公证处指派资深公证员马麟为其办理全套公证服务。该案例首次在北方地区实现:
1. 确认同性伴侣间医疗监护权
2. 建立生前预嘱法律效力
3. 解决涉外婚姻关系国内认证难题
行业示范价值
此公证案例具有三重里程碑意义:
• 拓展民事公证服务边界
• 为LGBTQ群体提供法律保障范本
• 推动意定监护制度实践创新
北京国信公证处表示:"该案例对涉外公证与海牙认证体系衔接具有参考价值,未来将探索更多远程公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