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公证携手服务大湾区建设
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粤港两地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合作。2019年2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两地公证行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东莞市公证协会联合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于6月21-22日举办专题研讨会,共商大湾区框架下的公证服务创新路径。
专业交流促进制度衔接
研讨会特邀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主席杨元彬律师进行专题授课,系统介绍香港司法制度特点。90余位与会专家围绕涉港公证业务展开深度交流,重点探讨:
- 中国委托公证人制度与内地公证体系的差异比较
- 跨境公证文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认机制
- 涉港司法文书送达的创新服务模式
实务研讨解决操作难题
在互动环节,与会公证人员就遗嘱公证、委托公证书效力等实务问题与香港专家深入讨论。杨元彬律师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解答了跨境公证中的常见疑难。
实地考察深化合作共识
活动期间,香港代表团实地考察东莞公证处,双方就商业文件公证、学历认证等具体业务的合作流程达成多项共识。据统计,东莞三家公证处年内已办理1909宗大湾区企业涉外公证,涵盖金融、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
下来,粤港公证行业将持续落实《十条措施》,通过定期交流、案例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跨境公证服务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