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公证协作实现异地核查便民化
亲属关系是否属实?单位证明是否伪造?公证书是否真实有效?这些涉及涉外公证的关键问题,现在川渝两地公证机构可通过异地协作高效解决。四川省公证协会与重庆市公证协会联合印发的《四川省、重庆市公证机构协助核实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两地民事公证服务正式进入跨省协查新时代。
典型案例:成都市郫都区72岁的肖奶奶在办理继承权公证时,公证处通过新机制委托重庆方面核查其配偶的亲属关系证明。该案成为《办法》实施后首例成功完成的川渝公证异地核查案例,全程仅用5个工作日,较传统跨省核查效率提升6倍。
创新机制破解公证核实难题
据郫都公证处高原公证员介绍,新规实施前,学历公证、无犯罪记录公证等跨省核查需耗时30天以上。现在通过标准化委托函机制,重庆公证处最快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核查,且全程符合疫情防控要求。
五大类公证事项纳入协查范围
《办法》明确规定以下公证材料可跨省协查:
1. 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真实性
2. 亲属关系、婚姻状况等法律事实
3. 企事业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
4. 非公开渠道颁发的各类证书
5. 其他承办公证员认为需要核实的事项
该机制同样适用于商业文件公证、委托书公证等常见公证类型,为川渝地区企业及居民提供更高效的海牙认证基础服务。
30日限时响应与行业监督机制
根据规定,受托公证机构须在30日内完成核实,逾期需书面说明。对拒不履行协查义务的机构,将由省级公证协会进行行业通报。这一机制既保障了公证委托调查函的执行效力,又确保了服务质量的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