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国首个公证研究基地落户湘潭大学,打造公证人才培养新高地

全国首个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正式成立

为深入贯彻关于"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国公证制度现代化改革进程。近日,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与湘潭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专业化的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正式落地。

基地建设目标与战略定位

基地以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部署为核心宗旨,以推动我国公证制度改革创新发展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教学研究机构与实务部门深度协同的合作新模式,持续拓展公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渠道,全力助推我国公证理论体系建设和制度完善进程。

研究方向与实证调研

基地将紧密追踪国际公证研究理论前沿动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范式,围绕当前公证制度改革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和紧迫性问题,系统开展深入的实证调研和理论探索,持续提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践转化率,为公证改革和实务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参考。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依托湘潭大学雄厚的法学专业基础,基地将实施"公证法律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每年定向招收公证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创新推行"理论+实训"双轨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公证专业人才。同时,基地将积极开展公证实务人才系统培训,提供全方位的公证理论与技能提升课程,显著提升公证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

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

基地将与司法行政部门、公证行业协会、公证机构及国内外知名法学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公证交流平台。通过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双向人才交流、合作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度促进公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基地将与意大利、法国等公证制度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深度国际合作,充分展示中国公证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学科优势与平台建设

近年来,湘潭大学充分发挥诉讼法学等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在公证、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理论成果和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先后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与司法部共建"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构建了完善的研究平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