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服务体系完善,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公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纠纷、维护法治权威、促进民商事交往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稳定器作用。
四川公证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近期召开的四川省公证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指出,自上次代表大会以来,全省公证行业通过实施党建引领、信息化建设、业务质量规范建设等"六大工程",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核心数据彰显行业实力
机构与人才优势明显:四川省现有公证机构209家,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注册公证员达到963人,规模位列全国第二;年均办证量稳定在118万件左右,长期保持全国前列、西部第一的领先地位。
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全省公证行业党员人数达757人,占从业人员的78%,其中党员公证员468人。191家公证机构建立了党支部,其余机构均派驻党建指导员,实现行业党建工作全覆盖。
服务效能大幅提升:通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办证系统普及率和管理系统对接率双100%。推行公证网上办、掌上办、远程办等创新模式,严格执行公证事项证明清单制度,累计帮助群众搜集证据材料40余万份,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100万件,平均办证效率提升40%。
服务领域持续拓展
四川公证行业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国家房地产调控战略,完成1274个楼盘、41万套房屋的摇号公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平台建设,提供便捷的涉外公证法律服务;推进公证参与法院司法辅助事务,累计办理司法辅助事务53万余件;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风险防控、养老公证等专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发展规划明确
下一步,四川公证行业将重点加强政治引领,坚持公证为民理念,强化监督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具体措施包括:全面强化行业党的领导,提升便捷服务水平,推广网络服务和公益服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公证机构对口帮扶,推进公证全覆盖,深度参与社会依法治理,创新实施"互联网+公证"服务模式,打造高素质公证员队伍。
通过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四川公证行业将继续为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在涉外公证、民事公证、商业文件公证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