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首例公证调解成功案例:司法辅助创新化解十年经济纠纷

德州创新司法辅助模式实现首例公证调解成功

近日,德城区法院通过公证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一起长达十余年的煤炭买卖合同纠纷,标志着德州司法辅助事务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案作为山东省首批试点成果,为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了创新样本。

案情回溯:公证介入化解十年债务纠纷

2007年起,原告张某与被告王某因5万余元煤炭尾款产生纠纷。2023年,王某向德州市公证参与司法辅助调委会申请调解。经公证员专业调解,双方当日达成协议:王某现场支付8500元,张某放弃剩余债权,这起商业合同纠纷实现圆满化解。

政策背景:山东推进公证司法协同创新

根据山东省高院与司法厅联合发布的试点文件,德州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于2019年12月签署《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公证机构可参与调解、取证等6大类司法辅助事务,建立诉讼公证衔接长效机制。

服务价值:三重效益凸显改革优势

• 对当事人:公证调解具备法律效力,较诉讼节省90%时间成本

• 对公证机构:拓展涉外公证商业文件公证等新型服务场景

• 对司法系统:试点一周即成功调解3起案件,有效缓解法院案压

未来展望:构建标准化司法辅助体系

德州将深化公证认证服务与司法改革衔接,重点探索电子公证远程调解等创新模式。该案例为海牙认证成员国间的跨境纠纷调解提供了可复制的本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