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出台36条措施保障台胞权益|两岸司法服务升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司法服务措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3月25日印发《关于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司法服务的若干措施》(法发〔2019〕9号),推出36项具体举措,全面保障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合法权益。

一、案件审理与权利保障

1. 平等保护机制:依法保障台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同等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投资安全保障。
2. 司法程序优化:对涉台案件优先采用直接送达和两岸司法互助送达,限制公告送达适用。
3. 证据收集支持:对台湾地区证据可通过司法互助途径调取,减轻当事人举证负担。

二、便民服务创新

1. 绿色通道建设:涉台案件集中地区设立专门立案窗口,开发双语诉讼服务平台。
2. 证件便利化:认可台湾居民居住证作为有效诉讼身份证明,简化委托书公证要求。
3. 司法救助体系:为经济困难台胞提供诉讼费减免和法律援助衔接机制。

三、长效机制建设

1. 专业审判组织:在福建等涉台案件集中地区试点综合审判庭,探索跨区域管辖。
2. 多元解纷机制:建立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的纠纷解决体系,设立台胞陪审员制度。
3. 司法交流平台:支持台湾法律人士参与大陆司法研修,共建青年法官交流基地。

该措施特别强调对台商投资纠纷、知识产权保护、跨境判决执行等专业领域的服务保障,并首次明确将台湾居民居住证全面纳入司法识别体系。福建省可依据中央授权开展先行先试政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