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公证机构全面改革:事业体制转型加速
今年11月底前,郑州市所有行政体制公证机构将完成向事业体制的转变。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此次改革旨在通过优化城区公证机构布局和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公证服务效率和质量。
改革核心内容
根据实施方案,郑州市所辖县(市)公证处将全部改制为事业体制,城区公证处将进行优化整合。重点包括:创新编制管理、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机制,并在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航空港区)和高新区试点合作制公证机构。
机构调整详情
改革后,郑州市公证处(绿城公证处)保留原状,管城公证处和中原公证处将转隶郑州市司法局管理,并分别更名为商都公证处和中州公证处。金水、二七、惠济、上街公证处将注销执业证。
服务网络优化
改制后的三大公证处(绿城、商都、中州)将在金水、二七、惠济、上街等区设立业务办证点,提供涉外公证、民事公证、商业文件公证等全方位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证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财务管理。
合作制公证试点
郑州市将在河南自贸区设立新型合作制公证处,要求至少5名公证员(含3名党员)发起,并具备50万元以上开办资金。这些机构将为海牙认证、领事认证、移民公证等涉外业务提供专业服务。
未来发展
郑州市将进一步完善公证配套政策,拓展学历认证、出生公证、婚姻公证等业务领域,通过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全面提升公证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