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证服务再升级:年办证超10万件,惠民政策全覆盖

苏州公证行业连续三年办证总量突破10万件

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全国首个实施标准化公证法律服务的地级市,通过精准化、规范化服务持续释放惠民红利。2015年行业办证总量达152252件,业务规模已超越多个省份总和。

精细化服务释放法治惠民红利

据苏州市司法局局长朱正介绍,新实施的《苏州市劳动模范办理公证优待办法》为劳模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全国劳模全免费用、省部级减半、市级减免20%。典型案例显示,价值百万的房产遗嘱公证可直接减免万元费用。

针对特殊群体,苏州建立公证助残爱心岗覆盖城区4万残疾人,并出台《公证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对低保户等六类人群九类事项提供免费服务。该服务已纳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项目,由市、县两级财政保障。

互联网+公证实现便民新突破

通过住建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房产继承公证办理时间从多次往返压缩至10分钟办结。苏州公证处主任王晓军表示:"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互联网公证模式已覆盖27个事项,包括:

  • 亲属关系公证
  • 学历公证
  • 出生公证等涉外文件

通过12348专线、微信平台等渠道,日均处理咨询70余件,满意度超95%。

多维度服务提质扩面

苏州公证机构采取创新举措:

• 60岁以上老人遗嘱公证费用减半

• 70岁以上全免(3年减免50万元)

• 开展"法润江苏·公证暖心"等专题活动

通过标准化建设与远程公证服务,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打造公证服务示范标杆。